小生命不停地啼哭,让他绝望透顶。
自从敏敏(金大敏的乳名)出生后,由于妈妈身体不好,奶水不足。
那年头,计划经济为主,市场尚未开放。
一般商品货源紧缺,紧俏商品都要凭券买,鲜牛奶无处可卖,奶粉又贵又少。
偶尔可以买到奶糕,奶糕是用米粉、豆粉、糖等调制加工成乳儿辅食,营养价值不如奶粉。
普通人想要买到奶粉,就要找熟人,找关系。
没有关系,没有路子的,只能眼巴巴的看着别人。
敏敏的父母都是厂里的普通职工,没有关系,奶粉很难买到。
孩子嗷嗷待哺,眼见骨瘦如柴的敏敏,父母急得团团转。
晚上,孩子啼哭声惊动了左邻右坊。
街对面的姜大嫂,听到孩子昼夜哭声不断,思忖着,一定是小夫妻不会带孩子。
第二天一大早,热心的姜大嫂拿着两只鸡蛋上门瞧瞧。
姜大嫂已有两个孩子,在育儿方面有经验。
又是二十多年的街坊邻居,想帮衬帮衬。
原来是奶水不足,孩子饿着呢。
父亲用鲫鱼熬汤,试了好几回不见效。
又到中药铺抓药,什么通草、柴胡等七八味中药熬制。
催奶水喝了,吃了,吃了几贴,还是不见效。
都试过了,这事姜大嫂也帮不了了。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