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唐卫轩一时自顾自地颔首冥想着,不过,那则《后汉书》中让其感触颇深的章节,于这关于英雄的想法,也只是在唐卫轩心头一掠而过。
顿了顿首后,唐卫轩也并没有多说什么。
而是在沉默了一阵后,避开了这个有些严肃而沉重地话题,再次淡淡地一笑,继而站起身来,望着厅外阳光西斜的院落,仿佛一边在回想着两年前的追忆,一边缓缓说道:
“其实,说到当年回朝上奏之时,唐某也曾与子颐你一样犹豫过。
。
。
如果当年沈惟敬的议和达成,其后与倭国的通商、贸易的这些事情,以及当初在草屋内所讲的那些道理,说句实话,我其实不太能完全领会与理解。
。
。
至于你们程家、以及那些江浙的豪门巨贾想做的,是否真的利国利民,我也并不十分清楚。
但是,回想当初在出使倭国时亲眼目睹我大明铜钱之重要与广泛流通,以及当初去徽州休宁那一路上关于“银贵米贱”
的所见所闻。
。
。
事后思虑再三,或许,你们所说的,其中也有几分道理。
。
。
不过,最终,还是要靠时间,来给出一个公正的答案吧。
。
。”
唐卫轩悠然地说完这番话,皱起的眉头间,似乎对当年自己一念之间的抉择依然心有触动,而究竟当初隐下江南豪族幕后参与议和之事,到底是对是错,心中至今也不是十分的确定。
不过,转念一想,唐卫轩却又露出了淡然的几分轻松,无奈地笑了笑道:
“当然,看如今对倭海禁更加严苛的政策下,或许,时间留下的可能也只会是一个未解之谜了。
。
。”
说到这里,程子颐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似乎从唐卫轩的话中明白了什么。
而与此同时,又好像立刻想到了什么似的,顿了顿后,转而又顺着这个话头说道:
“唐将军,说到此事。
。
。
刚好,晚辈最近新得到些海外的最新消息,不知您是否知道,倭国那边,可能很快又要变天了。
。
。”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