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书库

第51章 琴弦古箫声声声入耳听(第3页)

众人听的津津有味,仿佛身临其境,他们正在见证一个史书留名的开端。

白芷手托香腮,在只言片语中探知这个男人的过往。

甄悠也没胡说八道,最早的词是一些民间作品,主要是反映生活,体现下层百姓的思想,尽管那些词人文化水平不高,但语调自然清新,散发着浓郁的生活气息。

直到李白的《忆秦娥》《菩萨蛮》出现,后来的张志和、刘禹锡、白居易等大佬先后继起,中唐时期,倚声填词便慢慢成为风尚,到了宋朝到达巅峰。

卫仲道呵呵出声:“甄三郎果然大才,与贩夫走卒,奸商贱民亦可为师,我等文人雅士,多有不如啊。”

这话不可谓不毒,搞阶级对立。

他这么一说,这词曲会被打上标签,按他的话说就是,贩夫走卒奸商贱民才说听这些,换言之难登大雅之堂。

阴阳怪气可见一斑。

果然一些人刚才还跃跃欲试的表情,现在都有些尴尬犹豫。

甄悠呵呵一笑:“卫青大将军出身卑微。”

一句话,卫仲道脸都绿了。

众人憋着笑,但总有忍不住的,比如白芷。

“还未请教公子,此诗歌何名?”

甄悠不敢装逼了,简单回答《明月几时有》,也不敢提水调歌头几个字,再有人问啥是水调歌,回答不上来就是当场处刑。

又将前段九句四平韵、两仄韵,后段十句四平韵、两仄韵,讲了讲,便闭口不言,众人只当他藏拙,不愿多说。

众人听了个大概,懂了吗?好像懂了,又好像什么都没说。

也有人故作恍然大悟:“这甄公子可是师从蔡大家,怪不得怪不得,果然是名师出高徒。”

人就是这样,当你在一定高度,你的一言一行,有人会自动弥补。

此时,甄悠一头冷汗,抄的时候没想那么多,挑好的抄,古人不是傻子,差点翻车。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本月排行榜
    本周收藏榜
    最新更新
      新书入库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