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瞻基看到眼前的小女子逐渐暴躁,赶紧转移话题:“娘子,不要生气,昨天我审了那个举人,发现他应该是被人坑了,他说是一个赌坊的老板告诉他的,这个赌坊老板说,自己是礼部尚书的侄子,所以能拿到试卷,只要他帮忙把卷子卖出去,五五分成,这个举人张才就上当了。”
胡善祥听后眉头微皱,语气中带着一丝无语:“这个人是怎么想的,礼部尚书又不是傻子,这么重要的东西怎么可能泄露,还让自家侄子拿到,他不想要命了吗?”
她觉得这种事情简直匪夷所思。
朱瞻基点了点头,表示认同胡善祥的看法,但接着他又皱起了眉头,似乎想到了什么疑惑不解的地方。
他补充道:“但是有一点很奇怪,这个卷子大多数是假的,但是有两三道题是真的!”
这一发现让整个事件变得扑朔迷离起来。
胡善祥压低声线,语气凝重地道:“殿下,您若认为确实有人漏题,那此人必定能够触及试题。
究竟何人有此机会呢?”
朱瞻基轻揉着额头,面露痛苦之色,缓缓言道:“皇爷爷出题完毕便即刻封存试卷,但在此期间能够接触之人着实众多,尤其那些宦官以及部分官员,实在难以确定究竟是谁泄了密,有时甚至仅被人偷看数题亦不无可能。”
胡善祥亦是倍感头痛,然而此事务必禀报朱棣,否则一旦东窗事发,后果不堪设想。
她轻声提醒道:“殿下,我以为此事仍需告知皇爷,以防试卷泄密之事传入考生耳中,后果将不堪设想。
太祖爷时期的南北榜案便是前车之鉴。
如果可以的话,还是换卷子吧!”
南北榜案又称春夏榜案是明初科举考试中的重大事件。
此案发生在洪武三十年,由翰林学士刘三吾和白信蹈主持的丁丑科殿试中,最终录取的51名考生全部为南方人,引发了北方考生的强烈不满和抗议。
朱元璋得知情况后,下令彻查此事,并成立了一个由12人组成的调查小组,重新审查落第考生的试卷,试图增录北方人入仕。
然而,调查结果显示,之前录取的南方考生确实是因为才华被选中,而并非有舞弊行为。
这一结果加剧了北方考生的不满,朱元璋最终不得不亲自策问,重新录取了61名北方考生,从而结束了这一争议。
由此可见,科举考试在王朝统治中的重要性,朱瞻基想到这里,赶紧起来洗漱,把这件事儿告诉朱棣。
朱棣听到这个情况,整个人都愤怒不已,沉下脸问道:“你现在查出了什么,准备怎么办?”
朱瞻基沉思片刻,还是采取了胡善祥的意见:“爷爷,这件事儿已经这样,那我们干脆先下手为强,把倒卖试卷的事情公之于众,并且立刻换卷。”
朱棣没想到自家孙子这么果断,心里的愤怒平息下来了:“你是个胆子大的,这么短时间来得及吗?”
朱瞻基却极有把握地说道:“来得及,总比这事儿爆发出来,学子们闹出来好,太祖爷的南北榜案还历历在目呢!”
听到孙子提起这件事儿,朱棣也不再犹豫:“行,就按你说得办,这几天你要辛苦一下,亲自盯着,不要再出纰漏了!”
朱瞻基知道这件事关系到天下读书人的未来,因此不敢大意。
他迅速召集相关人员,并将此事向他们做了详细说明。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自古深情留不住,总是套路得人心。苏殷自从被绑定反派系统以来就勤勤恳恳的完成任务,无一失手。每一次任务都完成的非常完美,成功取得人人喊打的反派Boss头衔。当然最后他也成功的被主角干掉了,再一次印证了反派死于话多的真理。真是可喜可贺可喜可贺。可是有一天主脑突然告诉他,由于许多反派死的太冤,集体暴动导致世界不稳,让他去改变反派的命运。exm???这活可不好干呀!各位书友要是觉得快穿反派话不多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
郎君金榜题名,糟糠妻被骗下堂。天灾人祸频频,下堂妇死得凄凉。重生归来,她不仅要踹渣夫夺家产,还要在天灾荒年,广积粮高筑墙,过上悠闲好日子...
穿越到自己写的书里,换做任何人都会欣喜若狂,可温亦谦却有点慌。早知道我就不写黑暗文了,随便出个门都能遇到几个变态杀人狂,这谁顶得住啊s黑暗风,沙雕向。...
大胆开个预收穿成病弱反派的未婚妻以下是本文文案穿成男主无c文中不配拥有姓名的反派病弱同桌,身娇体弱一步三喘的覃莳得到了一个学习系统。努力学习可续命,可惜系统十分抠门,覃莳头悬梁锥刺股却依...
世界被拯救了。因为我需要一个地方发表文章。...
兵王,这是在任何一部字典上都查不到的词,士兵创造这个称呼仅是为了表达对他们中间绝对佼佼者的敬佩和尊敬兵王,士兵中的王者,他们仅仅是士兵中的王者,也许他们永远也成不了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的将军,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