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出班上前,山呼万岁。
朱允炆再次下旨:“命兵部侍郎齐泰为吏部尚书,翰林院修撰黄子澄为户部尚书,方孝孺为翰林学士,监察内阁。”
齐泰、黄子澄、方孝孺连忙跪恩。
朱允炆没有按照历史走,历史上,齐泰成为了兵部尚书,黄子澄成为了太常卿,拥有参军国事之权,而方孝孺更几乎成为了丞相。
这三人,成为了朱允炆的核心智囊团,最终,朱棣打入了南京!
从现在起,历史要被改写。
齐泰还是别管军事了,以他的能力,还是管管人事吧。
黄子澄虽然没多少本事,户部交给他,只要善用人才,还是没问题的。
至于方孝孺,一个处处以“周礼”
为尊的家伙,帮着自己看着内阁,也免得郁新、张紞与解缙放肆。
内阁推出之后,朱允炆便终于可以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大局与军事改革上。
在朱允炆看来,为国君者,不应该事必躬亲,而应该适当放权,把控大局。
尤其是现在,朱棣依旧是朱允炆最大的敌人,不得不防备,不得不关注。
因为内阁制度的出现,朝会的时间自然也要修改,朱允炆决定在每月初一、十五上朝。
平日里,大家没事,就不用半夜赶路了,免得摔到沟里淹死。
辰时上班,酉时下班,大概也就是早上八点至下午五点,相对于之前十几个小时而言,已经是大福利了。
朝会结束之后,朱允炆留下了三位阁臣与方孝孺。
郁新有些激动,看着朱允炆,强行压抑着兴奋,说道:“皇上,内阁初开,还请皇上示下,如何运作。”
这三个阁臣也不是傻瓜,知道自己只有议政权,不敢擅自决断,否则,胡惟庸便是自己的下场。
早点问清楚红线在哪里,说明白什么可以做,什么不能做,这才好放心办事。
朱允炆欣赏地看了看眼前的四人,点头说道:“内阁交付诸位爱卿,朕是放心的。
只望诸位齐心,要务当日处理完毕,不可留待明日。
可在翰林院,挑选一批人辅助办事。
若遇不决之事,可通报武英殿。”
“涉及军政方面的奏报,应交付五军都督府处置。
至于国家大事,如官员任免、国库收支等,应及时送览。
若是出现边疆战事,更不得延迟片刻,需马上通报……”
朱允炆安排妥当之后,便返回了后宫。
大明臣子的执行力是极强的,文华殿改内阁院,阁臣入主,大明朝堂开始了新的生机。
次日,朱允炆昭告天下,结束洪武时期的冤案,赦免了一批无辜的人,同时减免了一些困难地区的赋税,令官府收养鳏寡孤独废疾者,赈罹灾贫民……
三日,安排夏元吉等人,以采访使的身份,巡查大明。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
专栏下一本七零小知青求收藏支持林窈是老林家从乡下领回来的闺女。原本以为领回来就是给找份工,到时间再给找个人嫁了也就完事了。却没想到小姑娘漂亮精致得让人窒息。还好看着天真好拿捏。可这么个天真好...
诸天和谍影这两个风牛马不相及的事情,怎么会凑到一块因为在经历了机缘被夺,传承被抢,美女被拐走,龙气被抽取种种掠夺后,诸天奋起反抗了,对轮回者背后的主神殿发起渗透。作为第一位打入主神殿内部的间谍,我...
大道夷且长,窘路狭且促。修翼无卑栖,远趾不步局。舒吾陵霄羽,奋此千里足。超迈绝尘驱,倏忽谁能逐。乱世哀民乞活尸骨,转生为汉末颍川陈氏子弟的陈冲,看着九州满目疮痍,他决心改变这个世界。在和刘备一路走来的数十年里,他经历了失望背叛乃至决裂,但他仍然坚定不移地走完这条路。遍地哀鸿满地血,无非一念救苍生。...
道传诸天,所有大佬都是我学生。诸天学院一家连通诸天万界的学院,招收来自诸天万界的学生。炎帝一生传奇,掌控天下异火,他是我学生。叶天帝平定生命禁区,宇宙共尊,他是我学生。盘古开天辟地,身化洪荒,他是我...
古文研究生叶修文,郁郁不得志,但不想,当穿越侠武世界,自己的古文研究,却大放异彩。别人看不懂的武功秘籍,尽数成为了他的囊中之物。六扇门的大佬活阎王,用一本没人能识得的刀谱,敷衍他,结果却成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