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
黄大学士一生未纳姬妾,清名在外,其实是因为畏妻如虎,有心无胆。
他眼红陛下年近不惑娶豆蔻少女,因而随诸公一道进谏,此为表里不一、沽名钓誉之辈也。
对了,他还垂涎旁边那名美貌宫婢来着,真叫人恶心。”
陛下摆手道“罢了罢了,以后这种无关紧要之事,你不用全都报与朕听。”
他心中忖道「一群行将就木的老匹夫,果然不能成事,定是被人利用了。
不让朕封贺氏女为妃,是与贺钧为敌,还是与朕为敌?难道还有其他人对贺家女儿心存觊觎?」
我就知道,陛下没有那么好糊弄,他一定会起疑心的。
假如现在哪个人还跟我有情弊纠葛,即使他只是喜欢我,陛下也会武断地认定他别有所图。
何况……他并不喜欢我。
陛下看着我说“朕就不该一时心软,答应永嘉不纳你入后宫。
县主,终究还是要嫁人的。”
公主说得没错,陛下纳妃的心思果然还没断。
我只有彻底成为他的禁脔附庸,牢牢地锁在他身边,他才会放心安枕。
我跪下对他说“陛下加我封号,命我执子女孝仪为姑姑守孝,我便相当于是她的女儿了,实在无法再侍奉陛下,不但悖伦弃德,我自己也会无颜面对九泉之下的姑姑。”
陛下道“那你说,朕要怎么杜绝宵小之辈妄想觊觎你?”
我狠下心,伏地拜道“年幼时陛下曾戏言要我做儿媳,不知现在可还当真?”
陛下诧异道“元愍不在了,朕的三个儿子,大的十一岁,小的才七岁、六岁。”
我抬起头问“陛下介意我比您的儿子大五岁或是十岁吗?”
陛下满意地笑了起来,离座扶我起身“好孩子,果然懂事。
现在你辅佐朕,朕百岁千秋之后,你继续辅佐朕的子孙。
五岁十岁算什么呢?你放心,不管朕的哪个儿子继位,朕都让他们立你为后。
当年你姑姑,朕也是想让她当皇后的,碍于先帝遗命而未能如愿,你不会再受这委屈,也算告慰你姑姑在天之灵了。”
倘若姑姑真的有灵,只怕此刻愈惶惶不能安息。
陛下回到座上,又问“朕先前好像听贵妃提起,有几家人跟你议过亲,是哪些人?”
我端正地回答“有去年的状元邵墉、宋相公的长孙宋士柯、我继祖母周氏娘子的侄孙周峄,后来因为德太妃参与,周家公子未见过面,换成了信王。”
“这些人,你姑姑是不是都看过,一个也不满意?”
“对,所以亲事便搁置了。”
陛下沉默片刻,说“看来朕没记错,信王确实曾想跟你结亲,怎么现在又文定了你家妹妹?你们家不是只有一个女儿吗?”
原来他怀疑的是信王。
我略松了一口气,回道“臣女这个堂妹其实一直养在家中,但是没有名分,最近才认祖归宗的,连贵妃都不知道。
信王与舍妹也是阴差阳错、姻缘天定,之前跟我议亲,大概是德太妃不清楚我家的糊涂家务事,误会了信王的心意,幸好及时纠正了,没有耽误一对有情人。”
陛下没有继续追问这件事,改问道“你姑姑出事以来,你是不是还没见过信王?”
“有数月未见了。”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