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上空荡荡的,并没有行人。
这条路一直通往远处的一座大山,山上隐约还能够看到一些建筑。
林易想了一想,便向着大山的走去。
有建筑,就代表着有人类活动的痕迹。
就算是找不到人,也能够提供许多有用的信息。
虽然说望山跑死马,但是林易气息悠长,连绵不绝,故此前行的度很快。
大约半柱香的时间后,一条蜿蜒的河流出现在了林易的面前。
河上有桥,在桥的东侧,用阴刻篆文“轩辕桥”
三个字。
在桥的西侧,则竖着一块石碑,上书“姬水河”
三个字。
“轩辕桥,姬水河。”
林易轻声念叨着,然后将目光投向了另一边的青山,“那里,应该就是桥山吧。”
《史记·卷一·五帝本纪第一》载:“黄帝崩,葬桥山”
。
桥山在远古时代为有蟜氏居地,称作蟜山。
黄帝时代称作“轩辕之丘”
或“轩辕之台”
,黄帝因此而得名“轩辕”
。
黄帝城中宫即位于此,以后演变成桥山。
前世林易曾经计划着前往桥山旅游,后来因为身患重病,这个计划便被无限期的耽搁。
不想在今日,却达成所愿。
过了姬水河后,林易迈步向着桥山上行去。
桥山山麓有轩辕庙,山巅有黄帝陵。
明太祖洪武三年,太祖朱元璋降旨祭祀黄帝,修缮黄帝陵庙,同时在轩辕庙设立五品护陵官二人,后由中部县县令兼任。
但是林易一路走来,却没有看到一个人影。
这个世界的大明王朝已经到了末期,许多规矩都已经名存实亡。
祖先的香火,已经难以为继了。
走进破败的轩辕庙,一种荒凉的感觉涌上心头。
林易轻抚着腰间的残剑,一名叫《祖神谣》的网络歌曲在心中响起,“那断裂的巨山啊,是天地的脊梁。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