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不是应该谦虚一点儿”
“咳咳,实事求是最好”
“爷爷,典型的说他胖接着就喘”
这时候,沈歌走上前来。
沈重远却朝沈歌摆了摆手,转而着余耀说道,“小余啊,明天下午有个窜货场,有没有兴趣去”
所谓窜货场,是行里的老话。
早年间,京津两地的古玩市场,都会常设窜货场。
这是一个行里人交流买卖的地方,参与者基本都是古玩商,专业人士,有时候也以货易货。
窜货场有点儿小圈子的意思,往往有座有桌,还有茶水点心。
早年间出价的时候都是秘而不宣的,一搭手,袖里乾坤就解决了。
不过,如今的窜货场有点儿不一样了。
现在的人,没过去那么闲,货主有了好货,就可能开一个窜货场,类似私下小拍卖,参加的都是有钱又有眼力的人。
因为是好东西,货主不愿意和棒槌们或者暴发户多费口舌;要是上拍呢,还得走程序,到钱慢不说,又得交佣金。
当然,只有好货才可能开窜货场。
普通玩意儿,懂行的哪有兴趣也开不起来。
“有兴趣啊”
余耀立马应道。
他在江州古玩圈里混了三年,还没参加过窜货场呢。
因为他既没有那种上档次的好货,当不了货主;也没有作为买主的资格。
其实即便现在,他还是不具备购买重器的财力。
但,眼力却已非凡,当然很想去见识一下。
只不过除了没钱,他连敲门砖都没有,如果沈老带他进去,那再好不过。
“既然有,那就一起去。”
沈重远道,“这次窜货场,有三件重器。
明天下午三点,临江山庄观澜阁二楼。”
临走的时候,沈重远给了余耀一张名片,浅黄色的木纹纸,上面只有一个名字和一个手机号码。
余耀接过名片,犹豫了一下,还是问了问沈歌,“扒村窑玉壶春瓶还要不要不要我另找卖家了”
“不要了”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