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上这两年福建新茶园陆续投产,茶叶产量扩大很快,一度已经将茶叶出口价从30两压到了23两,但出口量翻了一倍,福州口岸从几年前的307万担出口量,增长到了60万担。
因此茶叶生意,依然是福建最好的生意。
小舅子贩卖自家茶叶,刘勇强默许他在路上逃过各种关卡,这种事曾国藩在做,左宗棠在做,他这个通商大臣就不能做?
一开始各地官府睁只眼闭只眼,不愿意得罪刘勇强这个似乎投靠了湘军集团,又在闽浙总督面前能说上话的地方豪强。
但很快这种情况失控了,小舅子贩运茶叶的规模越来越大,原来他开始跟其他茶商合作,除了卖自家的茶外,还低价从其他茶商手里接货,避过各种陈规,获得巨利。
整个建宁府的茶叶出口,在短短一年之内,基本被强记茶行垄断,出口额超过十万担。
这直接冲击到整个福建官场的利益,上到总督,下到县令,都损失了一些孝敬钱。
王有龄可以不在乎,但他压不住汹汹官意。
“把茶行关了,他们就放人!”
“知道了。”
关个屁,刘勇强回到建宁府,三天时间召集1000太平村士兵,然后劫狱。
这件事瞬间震动天下。
闽浙总督第一时间派人来息事宁人,当地官府根本不敢弹压。
可他得罪的人太多了,闽浙总督根本压不住,福建官场大串联,从巡抚到县令,还有北京的一群吃闲饭的御使,纷纷弹劾。
左宗棠再次抓住机会,旧事重提,弹劾刘勇强狼子野心,应该立刻补拿,以免酿成大祸。
刘勇强这边,除了他上书自辩之外,只有闽浙总督王有龄给他求情。
王有龄更多是担心激起兵变,自己脱不了干系。
似乎又演变成了王有龄和左宗棠之间的斗争,可这次反方明显势大。
而且集中在杀和不杀两种态度上,双方没有人认为刘勇强无罪。
这时候刘勇强上书自辩,力陈福建吏治积弊,官员贪腐,不但得罪了整个福建的官场,这下子连很多无关地区的官场都得罪了,因为大家都一个鸟样。
于是清廷下旨将刘勇强撤职,摘掉顶戴,要闽浙总督立刻补拿解部审讯。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