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勇强的人才集结起来不到百人,李吉言就收到了消息,带着几百个府标绿营黑着脸就杀到县衙。
“刘知县,你招乡勇要干什么?谁让你这么干的,无令调兵,可是死罪!”
刘勇强冷哼一声,受这货的气不是一天两天了,以前只能忍着,就等这一天。
“知府大人,你看看这个。”
将北华捷报丢给刘知府。
刘知府捡起来一看,都是外国字,但他看明白了,因为刘勇强很贴心的勾出了几条,翻译成了汉字。
刘知府顿时双眼发黑:“洋人,洋人打进北京了!”
作为知府,他的信息渠道比普通人多的多,官府还经常发来各种通报,或者分享消息,或者让各地官员讨论。
他至少知道洋人正在打北京。
晃过神后,立刻否定这个消息:“哼。
洋人的障眼法罢了。
僧王刚刚才打退了洋人兵舰,洋人就是仗着船坚炮利,兵舰都被打退了。
他们就用这种伎俩?造谣恫吓?”
李知府还是有脑子力,知道自己分析,只是这次他脑子用错地方了。
“知府大人。
你说的是大沽炮台一战吧,那都是去年六月的事了。
今年洋人增兵,英国派兵一万五千,法国七千。
现在都已经放火烧了圆明园、清漪园、静明园、静宜园、畅春园诸园子了。”
李吉言说的是第二次大沽口战役,是去年的事情。
在此之前,前年,咸丰八年五月份,还打了一场大沽口战役。
当时从广东北上的英法联军进攻大沽口,这次没费什么力气就攻占炮台,登陆天津,一路杀到天津城郊。
此时清廷才开始慌了,不再继续推诿,派出钦差大臣去天津跟洋人谈判,签订了天津条约。
这次在洋人要进攻北京的威胁下,清廷又一次给予了大量好处,比如外国人可以自由进入内地经商、游历,自由传教这种后来频繁引发冲突的权利。
英法的胃口得到满足,舰队撤退,条约文本一式两份,一份给清廷签字盖印,一份要送回欧洲找议会决议,国王或者总统签署。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