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书库

第386章 什么革新派我是古典派(第2页)

郭老舍笑了笑,没有继续说话。

洪武十年,十月。

最新一代杂交水稻出世,将亩产一千斤,一跃提升到了一千二百斤。

这次的消息,朱元璋没有选择继续压下去,而是发布在报纸上,向老百姓宣布这个喜讯。

一千二百斤是什么概念?两个零头就相当于下等田的亩产。

当然了,这指的是之前没有化肥的时候。

现在民间的下田轻松就能四百斤,中等田六百斤,上等田八百斤都不是问题。

在农民中传承了千年的亩产口诀失效了,随着化肥的使用,大明的粮价越来越低,如果不是朱元璋出手补助这些农户,还不知道有多少人要弃田进城打工。

科学院这边,张天赐的计算机越来越复杂,以至于经过这一年的完善,需要使用显微镜才能看得清集成电路。

当集成电路复杂到这个地步,量变引发了质变,编程也顺势而生。

只不过经过多次的考虑,张天赐最后还是选择了中文编程。

后世虽然也有中文编程的存在,不过张天赐可没有接触过,所以只能尝试着摸索,开始自己研究。

这也是张天赐第一次脱离记忆中的书海,第一次向未知的领域研究。

陶成道不时会来看看张天赐研究到了什么程度,只可惜陶成道看不懂编程,也分不出张天赐到底有没有进步。

但是陶成道发现,张天赐使用的显示器越来越厉害了。

之前的显示器,因为显像材料的原因,比头还大的显示器上面,只能显示不到二十个字,就这二十个字还不是很清晰。

而现在过了快一年,陶成道发现张天赐使用的显示器进步很大,上面能显示的文字越来越多,其中的字体也越来越清晰。

只不过这些文字都是简体的文字,就和自己最开始研究显示器的时候使用的一二三四一样。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本月排行榜
本周收藏榜
最新更新
新书入库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