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朗引荐二人后,也指了指苏畅畅:“诺,京城有名的浪荡公子苏畅畅!”
“有你这么介绍人的吗?”
苏畅畅怒笑着给了明朗一拳。
浣礼俯身一辑:“苏公子,江南青川镇浣礼,今日与苏兄相识,甚感荣幸!”
“妈呀,竟是青川镇的。”
明朗一个激灵。
“青川镇怎么了?”
浣礼兄弟诧异!
明朗好似想起了什么:“春潮的母亲便去青川镇一商人家做着教养嬷嬷。”
春潮一听,从耳房里窜了出来。
“你们可认识青川镇的锦绣工坊?”
“自是熟识。”
浣家兄弟答道。
春潮的母亲曾在齐国公府做过几个小姐的教养嬷嬷。
后经举荐,去了青川镇的锦绣工坊教养纯画,一去就是五六年了,一两年才回来一次。
春潮家已在京郊置办了宅院,想等着春潮十六岁上就辞了齐国公府的差事,找一个小康之家嫁了。
母亲多年前已经混成了体面的嬷嬷,父亲也是大户人家的管事,想要把春潮赎了出去本就是分分钟的事。
可是,春潮一直没有出去的想法,家人派人游说了几次没用也就不管了。
光顾着闲谈,时辰不早了,催促间,一众小厮簇拥着明朗等四人去了醉香楼。
醉香楼是京都最最上乘的酒楼,内饰实在华丽,是京城上层达官贵人结交的必选之地。
挑高的大厅,一通到顶,临近傍晚,便将厅顶挂满灯笼。
灯线高低错落,灯笼面的图案都是大家的得意之作。
仕女图、山河图、诗词歌赋,以高贵著称的酒楼平添一份雅致。
行至醉香楼一楼大厅,往上望去,整整五层,高低错落的灯笼映得整个酒楼雅致芳华。
明朗等人被引致三楼雅间,房门外挂一牌子——青书阁。
青书阁是醉春楼专门用于接待文人雅士的客间,食客创作的诗词歌赋皆被记录在册。
从屋顶垂钓下来的各色丝绸上,浓墨重彩着各类诗词和绘画。
在这里,产生了不少坊间口口相传的好诗好词。
群贤毕至。
一众文豪起身,大家相见寒暄一阵,依次落座。
此时酒楼执事的带了几名歌女颔而至。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