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天后,文素素一行离开牛头村,赶去另一个村子。
有了前面的经验,以及牛头村传出去的消息,这次进度非常快,夏蚕茧收成时,几乎跑遍大半个茂苑县。
殷知晦与蔺先生他们那边紧张也顺当,递了折子回朝廷,郑知府黄通判他们之死闹出的风波,被圣上压了下去。
在信中,殷知晦只能简要提几句,文素素回了信,提了布行行首的想法。
殷知晦很快回了信,全然同意支持文素素,随信附上了一本字帖。
文素素现在的字,已经比最初写得好,至少不会缺笔画,端正易认。
但她对比了一下其他人的字,比齐重渊都相差甚远。
齐重渊在府城给她送来了新鲜的吃食,府绸寺绫的衫裙。
寺绫看上去不起眼,穿着比府绸还柔软舒适,尤其名贵。
村里没有冰,太阳炙热,趴在树荫下的狗伸着舌头直喘气,看到陌生人来都懒得叫一声。
新鲜的吃食有鸡头米,嫩藕等,都是茂苑县的时令吃食。
乡下最不缺的便是嫩藕,鸡头米。
府城再快马加鞭送来,也没有池塘河中新采摘的新鲜。
好比是“夏天的棉袄,冬天的扇”
。
雷霆雨露,皆为恩赐。
不过寺绫的衫裙倒派上了用场,文素素见穿着凉爽,每天换着穿,快到秋蚕吐丝时,都快穿烂了。
文素素不急,郭老他们急了,春蚕茧夏蚕茧没收到几颗,缫丝作坊开不了工,纺织作坊跟着也半关闭的状态。
整个江南道陷入了诡异的状态,表面风平浪静,底下风起云涌。
有些纺织作坊坐不住了,偷偷开始收购缫出来的丝,关上门偷偷纺线,织布。
也有些在东奔西走,妄图联合所有的纺织作坊,继续抵抗。
可惜的是,他们这次再没能铁板一块,在利益当前,各自心中的小算盘打得哐当响。
你吃饭我喝汤,现在我照样喝汤,却要担更大的风险。
谁都不是傻子,京城来的贵人在大张旗鼓缫丝,核计蚕桑亩数,禁军护卫左右,稍微聪明些的都能看出苗头。
这天午后下了一场大雨,热得让人汗如雨下的天,终于凉爽了下来。
村民两两走出门,抓紧功夫采摘着翠绿的桑叶。
桑叶上有水珠,采摘回去要晾干,带水的桑叶蚕吃了会生病死亡。
现在收了的蚕茧自己缫丝,比以前卖蚕茧能多赚钱,大家都积极得很,连家中的汉子都出来帮忙。
这时,村口来了个陌生的男子,其中走在最前的穿着绸衫,生得白白胖胖,边走边抹汗,绸衫的前后都湿了,贴在身上,看上去好像一只肥硕的圆冬瓜。
穿着绸衫的男子定是有钱人,比他们赁地的东家都生得胖。
最近文素素他们在村里,村民贵人见多了,不如以前那么好奇,在沟渠边摘桑叶的汉子叶五郎就问了句:“你们看着眼生,来村里找谁?”
绸衫男子倒客气,抬手欠身,问道:“我从县城来,准备拜访文娘子。
敢问这位大哥,文娘子住在何家?”
原来是找文娘子,不过叶五郎不敢轻易回答,道:“你且报上姓名来历,我去给你通传一声。”
绸衫男子愣了下,忙客气道了谢,老老实实递上了自己的拜帖,“有劳。”
叶五郎看到精美的名帖,他忙将双手的桑叶浆在身上抹了抹,方伸手接了过去,与妻子丁氏低声交待了几句,方朝村里跑去。
绸衫男子见摘着桑叶的妇人与小娘子警惕地打量着他,讪讪让随从走到一边去,他自己留下来,搭话道:“大嫂采了这么多桑叶,今年家中蚕养了不少吧?”
丁氏答是不少,还想继续说,小娘子叶青杏拉了她一下,脆生生道:“阿娘,我们回去,桑叶够了。”
丁氏看到筐子已满,将手上的桑叶塞进去,母女俩背着筐子往回走了。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自古深情留不住,总是套路得人心。苏殷自从被绑定反派系统以来就勤勤恳恳的完成任务,无一失手。每一次任务都完成的非常完美,成功取得人人喊打的反派Boss头衔。当然最后他也成功的被主角干掉了,再一次印证了反派死于话多的真理。真是可喜可贺可喜可贺。可是有一天主脑突然告诉他,由于许多反派死的太冤,集体暴动导致世界不稳,让他去改变反派的命运。exm???这活可不好干呀!各位书友要是觉得快穿反派话不多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
郎君金榜题名,糟糠妻被骗下堂。天灾人祸频频,下堂妇死得凄凉。重生归来,她不仅要踹渣夫夺家产,还要在天灾荒年,广积粮高筑墙,过上悠闲好日子...
穿越到自己写的书里,换做任何人都会欣喜若狂,可温亦谦却有点慌。早知道我就不写黑暗文了,随便出个门都能遇到几个变态杀人狂,这谁顶得住啊s黑暗风,沙雕向。...
大胆开个预收穿成病弱反派的未婚妻以下是本文文案穿成男主无c文中不配拥有姓名的反派病弱同桌,身娇体弱一步三喘的覃莳得到了一个学习系统。努力学习可续命,可惜系统十分抠门,覃莳头悬梁锥刺股却依...
世界被拯救了。因为我需要一个地方发表文章。...
兵王,这是在任何一部字典上都查不到的词,士兵创造这个称呼仅是为了表达对他们中间绝对佼佼者的敬佩和尊敬兵王,士兵中的王者,他们仅仅是士兵中的王者,也许他们永远也成不了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的将军,但他...